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热点焦点 > 正文

智能调控系统让电网“预知”用能调度需求

来源:科技日报  

 

  8月14日,记者从国网衢州供电公司获悉,该公司开发的水光储余缺互济智能柔性精准调控系统近日上线试运行。该系统汇聚了浙江衢州96万千瓦水电、光伏与储能资源,并将其融为一体进行运行管理,可实现电网调度由事后调节向事前调节转变,近期将为夏季电力保供工作提供支撑。

  衢州光伏资源丰富,光伏发电装机容量占当地各类电源装机容量的比重已突破40%,高峰时段,衢州地区60%的供电都来自光伏。光伏电站在带来绿色电力的同时,其“靠天吃饭”的特性也为电网运行带来了新的挑战——天气一旦发生变化,电网供电能力将会产生大幅波动。一般情况下,电网调度员只能在波动发生后被动应对。

  该项目负责人、国网衢州供电公司调控中心方式计划室主任吴昌介绍道,该系统可根据自动实时获取的气象信息,得知某时段衢州某区域即将出现的局部强对流天气,再据此由系统算法推算出一定时段内区域光伏发电量的变化。结合预测的用电数据,该系统可弹窗提醒调度员产生的调节需求,并提前生成调度策略表,做到未雨绸缪。

  目前,该系统已接入衢州各类水电、光伏、储能电站300余座,接入资源规模96万千瓦,汇集电网模型、运行数据、水雨情、气象、储能等全要素信息3000余万条,日前负荷预测精度达97.3%、光伏预测精度达94.5%,评价决策响应时间小于15分钟。

  据悉,该系统由“资源概况,预测中心、调节分析、聚合监控”4个子模块构成。它以实现海量资源“余缺互济,集群调控”为目标,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化技术,整合了水电站流域关联模型、水电及光伏出力模型以及储能电池充放电模型,搭建出水光储一体的虚拟电厂,可在光伏发电能力较多时消纳多余电能,在光伏发电能力不足时补足电能缺口,发挥水电、光伏、储能的合力作用。

热点焦点 推荐信息
  • 工信部发文,AI+能碳成为标配,...
  • 广东42个“两高”项目节能审查出...
  • 事关新型能源体系建设,国家能源局...
  • 18项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国家标准4...
  • 生态环境部审议并原则通过国家应对...
  • 国家生态环境标准《生态工业园区标...
  • 一氧化碳治理,是环保新机遇还是旧...
  • 全国政协委员温枢刚:强化重点领域...
  • 两部门:银行保险机构要支持污染防...
  • ESG强制披露企业“换血” 新纳...
  • 八部门推六大专项行动 新型储能制...
  • 五部门联合印发《国家重点推广的低...
  • 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
  •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有关负...
  • 绿色转型迈向关键阶段——从“能耗...
  • 生态环境部等五部门关于印发《产品...
  • 《广东省2024—2025年节能...
  • 总成交额超181亿元!2024年...
  • 生态环境部发布2022年电力二氧...
  • 《公共机构能源费用托管实施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