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热点焦点 > 正文

煤电节能减排任务艰巨 切勿用环保鞭打快牛

中国环保在线
 【中国环保在线 废气处理】治理生态环境,能源领域责无旁贷。煤电作为能源环境治理最为主要的领域,其节能减排的任务清晰而艰巨,为早日实现“十三五”规划目标,需要加快推进燃煤电厂超低排放和节能改造。
《“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分别于20161115日、17日获审议通过。如今,《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尚未面世,《“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则已于125日公布。电力行业依然是治污减排的重点行业,煤电环保任务仍旧艰巨。
 
  规划要求“以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改造为重点,对电力、钢铁、建材、石化、有色金属等重点行业,实施综合治理,对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粉尘以及重金属等多污染物实施协同控制”;煤电行业要“加快推进燃煤电厂超低排放和节能改造。强化露天煤场抑尘措施,有条件的实施封闭改造”。
 
  “十二五”期间,生态文明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生态环境保护取得积极进展。全国化学需氧量和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分别累计下降12.9%13%18%18.6%。然而,生态环境依然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突出短板。全国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等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仍然处于2000万吨左右的高位,环境承载能力超过或接近上限。78.4%的城市空气质量未达标,公众反映强烈的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比例占3.2%,部分地区冬季空气重污染频发高发。
 
  治理生态环境,能源领域责无旁贷。根据文件规定,要求增加清洁能源供给和使用。优先保障水电和国家“十三五”能源发展相关规划内的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项目发电上网,落实可再生能源全额保障性收购政策,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装机比重达到39%。煤炭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降至58%以下。
 
  根据此前国务院办公厅《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到2020年,全国一次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48亿吨标准煤左右(目前已调整为50亿吨以内),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天然气比重达到10%以上,煤炭消费比重控制在62%以内。由此可见,我国对煤炭消费比重的控制力度再次加码。
 
  煤电作为能源环境治理最为主要的领域,其节能减排的任务清晰而艰巨。按照规划,“十三五”期间,要力争淘汰火电落后产能2000万千瓦以上。新建燃煤发电机平均供电煤耗低于300克标煤/千瓦时,现役燃煤发电机组经改造平均供电煤耗低于310克标煤/千瓦时。火电机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年排放总量均力争下降50%以上。30万千瓦级以上具备条件的燃煤机组全部实现超低排放,煤电机组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下降到865/千瓦时左右。
 
  煤电环境治理成绩显赫,部分指标已达到深度治理。“十二五”期间,累计关停小火电机组超过2800万千瓦,实施节能改造约4亿千瓦,实施超低排放改造约1.6亿千瓦。全国火电机组平均供电煤耗降至315克标煤/千瓦时(其中煤电平均供电煤耗约318克标煤/千瓦时),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到2015年,全国脱硫、脱硝机组容量占煤电总装机容量比例分别提高到99%92%,单位发电量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绩效已分别降至0.47/千瓦时、0.43/千瓦时。全国电力二氧化硫排放量约200万吨、氢氧化物排放量约180万吨,较2010年分别减少425万吨、501万吨,减排量超额完成了“十二五”规划目标,在公布的全国排放总量中占比仅一成左右,但其对应的是消费五成煤炭的体量。
 
  作节能减排先锋多年,煤电早已不再是排放“排头兵”。而随着节能减排的深入,相关投入的边际效益大幅下降。以二氧化硫为例,几乎全部煤电均已安装了脱硫装置(CFB机组本身具有脱硫能力),在规划增加2亿千瓦装机的情况下,追求二氧化硫排放总量下降50%以上。经济性与社会收益能否平衡?
 
  当前,电力体制改革深入推进,煤电被加速推进市场。而在L型的经济走势中,电力需求已不会再回高速扩张,电力市场的竞争可能呈现白热化。同时,浩浩荡荡的煤炭去产能,深刻改变煤炭市场供需关系,电煤价格大幅反弹。多重因素合围之下,煤电未来的日子将相当艰难。
 
  虽然能源转型、能源革命已经隆重上路,但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的基础地位短期内不会变,煤电在电力消费结构中的主导地位短期内也不会变。作为我国电力系统稳定的中流砥柱,煤电不该也不能有此一遭。
 

热点焦点 推荐信息
  • 如何评判“零碳”,国家发展改革委...
  • 节能与综合能源服务企业必看!国家...
  • 高标准建设零碳园区 培育壮大绿色生产力
  • 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加快支撑性调...
  • 总投资近百亿元!全球总装机最大压...
  • 中央财政拟支持这20城实施城市更新行动
  • 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审议...
  • 什么是节能诊断?节能诊断有什么用?
  • 工信部发文,AI+能碳成为标配,...
  • 广东42个“两高”项目节能审查出...
  • 事关新型能源体系建设,国家能源局...
  • 18项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国家标准4...
  • 生态环境部审议并原则通过国家应对...
  • 国家生态环境标准《生态工业园区标...
  • 一氧化碳治理,是环保新机遇还是旧...
  • 全国政协委员温枢刚:强化重点领域...
  • 两部门:银行保险机构要支持污染防...
  • ESG强制披露企业“换血” 新纳...
  • 八部门推六大专项行动 新型储能制...
  • 五部门联合印发《国家重点推广的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