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热点焦点 > 正文

购买碳排放 上海地铁在国内率先实现零碳卡

继去年在国内首创地铁低碳卡后半年,上海地铁票务部门通过购买碳排放的方式,中和半年来正在流通的7万张低碳卡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量,从而在国内再次率先实现低碳卡向零碳卡的转变。这是记者今天上午从上海地铁方面获得的信息。

每张复新票 减少15.4克碳排放

地铁单程票经多次使用后,卡面文字图案因磨损而无法辨识。若直接作废销毁,票卡内芯也跟着作废,既造成浪费又不环保。自200510月启用非接触式单程票以来,上海地铁已累计发行超过4200多万张,多年网络运转后迄今已陆续产生近110万张磨损票。

去年9月,上海地铁积极推进节能减排、绿色低碳行动,试点5万张由磨损车票复新制成的单程票,在轨道交通全网络再上岗。据中国质量认证中心评估得出的数据,平均每张复新票减少碳排放15.4克,旧票复新较制作新票能减少36%的碳排量,节约制作成本34%;平均每复新1万张票卡,相当于种植了100棵树木。

7万张复新票 流通使用质量稳定

5万张低碳卡投入使用之后,地铁票务管理部门跟踪这批复新票的流通情况和使用质量,积累相关数据,不断进行技术改进,再对剩余的磨损票卡选择物理性能良好且能满足读写参数需求的车票,进行复新应用。去年年底,又有2万张复新票投入使用。

统计数据表明,半年多来,7万张复新票质量稳定,仅不足2%在使用过程中成为彻底的废票退出流通。算上复新前300次左右的使用和复新后两三百次的使用,即便这些退出流通的废票也真正做到了功成身退

购买碳排放 成功实现零碳卡

即便是低碳卡,也依旧在产生碳排放。地铁票务管理部车票低碳小组的年轻员工对此一直耿耿于怀,总觉得还只做了一半。近日,他们专程来到中国质量认证中心(上海分中心),通过向上海能源交易所购买碳排放的方式,自掏腰包,以每吨20元的价格,购买碳自愿减排量10,用以补偿上海地铁去年两次磨损票复新(低碳卡)过程中的碳排放量,从而最终达成磨损票复新零排放量的指标,完成旧卡复新的碳中和过程,实现了低碳卡向零碳卡的转变。

上海地铁运营中心票务管理部运营部经理封伟平告诉记者,购买10吨碳排放,对我们来说其实只是抛砖引玉,希望通过地铁这个窗口使低碳环保的理念让更多人知道、熟悉,一起参与进来。据悉,今年上海地铁还将采取更新的技术,争取让更多磨损票复新,成为又一批低碳卡甚至是零碳卡,从而让绿色出行的理念深入人心。

来源:广东新闻网

热点焦点 推荐信息
  • 工信部发文,AI+能碳成为标配,...
  • 广东42个“两高”项目节能审查出...
  • 事关新型能源体系建设,国家能源局...
  • 18项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国家标准4...
  • 生态环境部审议并原则通过国家应对...
  • 国家生态环境标准《生态工业园区标...
  • 一氧化碳治理,是环保新机遇还是旧...
  • 全国政协委员温枢刚:强化重点领域...
  • 两部门:银行保险机构要支持污染防...
  • ESG强制披露企业“换血” 新纳...
  • 八部门推六大专项行动 新型储能制...
  • 五部门联合印发《国家重点推广的低...
  • 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
  •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有关负...
  • 绿色转型迈向关键阶段——从“能耗...
  • 生态环境部等五部门关于印发《产品...
  • 《广东省2024—2025年节能...
  • 总成交额超181亿元!2024年...
  • 生态环境部发布2022年电力二氧...
  • 《公共机构能源费用托管实施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