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热点焦点 > 正文

华工造出国内首辆混合电力电动汽车 造价20万内

燃料电池给力太费钱,蓄电池省钱却不给力,电动汽车的发展始终面临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困境。记者昨日获悉,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廖世军领衔的团队研发制造出国内首辆混合电力电动车,一举解决目前电动汽车存在的安全性差、行车里程短、制造成本高等难题。未来家用电动轿车有望实现燃料电池、锂离子电池混合驱动,制造成本将被控制在10万元至20万元之间,从而真正实现走入寻常百姓家
据廖世军介绍,最新研发的这款电动汽车,学名叫燃料电池锂离子电池混合电力电动汽车。目前,电动汽车已经过广州市科技与信息局验收,并在珠海的电动汽车制造厂经过了1000多公里的道路运行试验。说起它的优越性,廖世军教授可谓如数家珍。车子能跑得更远了,最高时速80公里,续航里程能到300公里,比蓄电池电动汽车延长了几乎一倍。氢气加充也更快了,几分钟之内就可以搞定。
最重要的,还是对汽车加速减速、上坡下坡的难题给出了较为圆满的解决方案。廖世军告诉记者,简单点说,就是建立一个动力管理系统让燃料电池和锂离子电池能够协调工作,从而提高整车的续航时间。
据了解,目前的样车还是作为游览车,对于电动汽车的探索还在进行中。样车配备的是5KW的燃料电池和7KW的锂电池。如果要达到普通家用轿车比如1.6L排气量的汽车的动力性能的话,还需要将燃料电池和锂电池的配备至少分别提高到8KW12KW左右。造价我们会争取控制在20万元以内,加上国家的购车补贴,电动汽车距普及使用也就不会太远了。廖世军说。
来源:南方日报

 

热点焦点 推荐信息
  • 工信部发文,AI+能碳成为标配,...
  • 广东42个“两高”项目节能审查出...
  • 事关新型能源体系建设,国家能源局...
  • 18项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国家标准4...
  • 生态环境部审议并原则通过国家应对...
  • 国家生态环境标准《生态工业园区标...
  • 一氧化碳治理,是环保新机遇还是旧...
  • 全国政协委员温枢刚:强化重点领域...
  • 两部门:银行保险机构要支持污染防...
  • ESG强制披露企业“换血” 新纳...
  • 八部门推六大专项行动 新型储能制...
  • 五部门联合印发《国家重点推广的低...
  • 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
  •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有关负...
  • 绿色转型迈向关键阶段——从“能耗...
  • 生态环境部等五部门关于印发《产品...
  • 《广东省2024—2025年节能...
  • 总成交额超181亿元!2024年...
  • 生态环境部发布2022年电力二氧...
  • 《公共机构能源费用托管实施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