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热点焦点 > 正文

重磅!“生态修复学”列入高校本科新增专业

记者从教育部了解到,2024年普通高校本科近日调整,24种新专业正式纳入本科专业目录,从今年起可以进行高考招生。其中,“生态修复学”这一新专业列其中。

培养复合型人才,就业范围广阔

在教育部公布的列表中,此次一共增设24种新专业。如立足服务国家战略需要,设置大功率半导体科学与工程、生物育种技术等专业;聚焦科学前沿和关键技术领域,深化“四新”建设,设置电子信息材料、智能视觉工程、智能海洋装备等专业。

此外,还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设置中国古典学等专业;聚焦服务健康中国战略需求,落实体育强国建设部署,设置健康科学与技术、体育康养等专业。

新专业中包含的生态修复学,属于农学门类,学制4年,布点高校为南京林业大学。

记者从《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申请表》中了解到,生态修复学专业将培养在国土空间、农业、林草、水体、湿地、大气、矿山和环境等领域从事生态修复研究、规划设计、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对于服务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推动实现“双碳”目标具有要意义。

毕业生可以在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行政管理岗位或者相关企事业单位从事林业和草原生态修复、国土空间综合整治、土地复垦、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等工作;可以协助承担湿地、荒漠化防治、濒危野生动植物种等国际公约履约相关工作。

此外,毕业生也可以到环境修复、环保技术,水土保持、矿山修复等公司从事与国土空间综合整治、土地整理复垦、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海洋生态、海域海岸线和海岛修复等相关的调查、规划、设计、施工、监理、监测、验收、养护、种苗培育、生态修复新技术研发与推广等工作。

本科毕业深造后,还可以在农林水利等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从事生态修复相关的教学或科研工作;到初级中学、高级中学从事相关教学工作;或者到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博物馆从事相关科普工作。

多个新增专业助力美丽中国建设

记者梳理发现,近年来我国本科专业目录中,自然保护与环境生态类目下,新增了多个专业。

如2019年新增了“生物质科学与工程”,2020年增加了“土地科学与技术”,2021年“湿地保护与恢复”成为新专业,2022年,“国家公园建设与管理”也成为本科新设专业。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负责人表示,这些新专业的设立是为了服务国家战略,想国家之所想、急国家之所急、应国家之所需,以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导向,同时强化交叉融合,突出就业导向。

随着美丽中国建设的不断深入,对生态环保人才的需求也会越来越多。各大高校也在积极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深化环境相关专业的供给侧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让与自然环境相关的学科专业更加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

如北京林业大学设立的“国家公园建设与管理”专业,就瞄准了“国家公园”这一新生事物。当前,自然保护区专业培养的人才已经无法满足我国建设世界最大国家公园的需求,在业内人士眼中,增加国家公园建设与管理专业很有必要,前景也十分广阔。

以生态环境科技支撑美丽中国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还需社会各界携手努力,充实人才队伍,吸引更多年轻学子投身绿色新兴行业中来。


热点焦点 推荐信息
  • 工信部发文,AI+能碳成为标配,...
  • 广东42个“两高”项目节能审查出...
  • 事关新型能源体系建设,国家能源局...
  • 18项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国家标准4...
  • 生态环境部审议并原则通过国家应对...
  • 国家生态环境标准《生态工业园区标...
  • 一氧化碳治理,是环保新机遇还是旧...
  • 全国政协委员温枢刚:强化重点领域...
  • 两部门:银行保险机构要支持污染防...
  • ESG强制披露企业“换血” 新纳...
  • 八部门推六大专项行动 新型储能制...
  • 五部门联合印发《国家重点推广的低...
  • 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
  •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有关负...
  • 绿色转型迈向关键阶段——从“能耗...
  • 生态环境部等五部门关于印发《产品...
  • 《广东省2024—2025年节能...
  • 总成交额超181亿元!2024年...
  • 生态环境部发布2022年电力二氧...
  • 《公共机构能源费用托管实施规程》...